起名网 > 百家姓 > 百家姓中聂姓和晁姓的来源

百家姓中聂姓和晁姓的来源

| 春林2

百家姓中聂姓和晁姓的来源资料

我们所熟知的《百家姓》,其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才那样编排的关于百家姓的姓氏你还想了解更多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聂姓和晁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百家姓中聂姓和晁姓的来源

聂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1 以封地命名。春秋时期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一说是河北省清丰县北)。为齐国的附庸,成为聂国。他的后代以原封地"聂"作为姓氏。

2 据《元和姓纂》记载:聂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的卫大夫采食于聂,因而有了这个姓氏。据考证,古代的卫国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阳,没有聂城,只有乜城。《元和姓纂》的聂城应为乜城之误。

3 古代的时候有地名聂北,春秋的时候属于邢国(今天的山东省境内),邢国灭亡后,居住在那个地方的人就以地名为姓,称为聂氏。

二 迁徙分布 聂氏的望族居住在河东(今天的山西夏县北)。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河东郡:秦朝置郡。在今天的山西省黄河以东下县一带。

2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将新都郡改成新安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西北部以及安徽省东南部、新安江流域一带。

【堂号】

1 悯农堂:唐代进士聂夷中,很同情农民,写有《悯农诗》(二月卖新丝,五月舂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脍炙人口。

2 垂裕堂:湖南衡阳县金兰镇双厚聂族的堂号,人口5万。

3 光裕堂:江西丰城、湖南衡山后山、常宁松柏答家洞等聂族堂号。

4 崇德堂:江西樟树、湖南衡山前山的荆林聂族堂号。

5 三礼堂:湖北监利聂族的堂号,人口7万。

6 崇本堂:江西泰和县塘州镇桃源聂族堂号。

四 历史名人

1 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因为避免仇家的杀害,与母亲和姐姐一起逃奔到齐国,隐居在屠夫的行业中。那个时候朝廷中的权贵争斗得很厉害,严遂和侠累就是因为争夺权势结成仇家。严遂的儿子于是就到齐国去求聂政替他报家仇,杀侠累。聂政不同意。过了很久,他的母亲死后,他才行侠丈义,杀了侠累,然后自杀身亡。聂政的姐姐为了给他兄弟扬名,就哭其尸体于韩市,死于尸体旁边。当时这个悲壮的事情,震惊了韩、晋、楚、赵诸国。

2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初从袁甲三镇压捻军。清同治元年改为隶淮军,跟从刘铭传在江浙、闽、皖一带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七年被提升为提都。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期间,率领将士渡海守卫台湾基隆,屡挫法军。光绪十七年调统鲈台的淮、练诸军,曾派兵镇压热河朝阳金丹教起义。第二年被授为太原镇总兵。光绪二十年六月,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随叶志超赴朝鲜。七月,日军挑起战火后,与日军激战,后来退居平壤。十月奉命扼守辽东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被提升为直隶提都。甲午战争后回国。光绪二十六年在直隶镇压义和团。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率军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7月9日在八里台战斗中牺牲。著有《东征日记》等。

3 聂耳:云南玉溪人。现代作曲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子义云南玉溪人。1933年加入中国___,1935年在日本海滨游泳的时候不幸溺水身亡。逝世的时候只有23岁。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多首。其中的《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 聂荣臻:四川省江津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___。1922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以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军委区委特派员,中国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翼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小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___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2年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聂氏祠堂对联资料:

聂(Niè)源出自姜姓。得姓始祖:姜尚。成王时封于齐。下传至齐丁公时,丁公封其支庶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聂姓家族人才济济。节义之人、饱学之士和名臣良吏,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现今当代聂姓多将领。除音乐家聂耳外,共和国共有四位聂姓将帅。

宗开姜尚;

望出河东。

——全联典指聂姓的源流和郡望。

馨衍新安郡;

德传三礼堂。

——全联典指聂姓的郡望和堂号。

义士豪情报德;

诗人伤咏悯农。

——上联典指战国时韩国义士聂政。韩烈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聂夷中。其诗《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摩天岭勇名传九域;

连山关武毅誉三军。

——全联典指清代直隶提督聂士成。光绪间,中法越南之战时,他防守台湾有功。中日之战,他孤军守摩天岭,屡退日军,收复连山关。后总统武毅军。八国联军攻天津,聂士成力战拒敌阵亡。

民众醒时增斗志;

国歌响处卷雄风。

——全联联典指人民音乐家聂耳(1912-1935):名守信,字紫艺,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三十多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写新词。

荣名伟绩,元帅沙场经百战;

臻业雄才,耆英科技克千关。

——全联典指共和国元帅聂荣臻:四川江津人,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员,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建国后又为新中国科技和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具有远见卓识军事家、革命家。

附:

草泽辛楚第;

晚唐诗韵家。

——此联为佚名撰聂氏宗祠“赐书堂”堂联。

隐娘得师成侠;

书儿诛盗酬恩。

——佚名撰聂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聂隐娘随老尼学成剑术。下联典指清·聂书儿之父命案遭冤,得臬司昭雪,乃献书儿为婢,后臬司落职归,遇盗,书儿皆诛之。

播千古英风之侠:

谋九重武士之豪。

——佚名撰聂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巨富聂壹事典。

酒罢客将归,一阁峥嵘斜照紫;

曲终人不见,数峰杳霭暮烟青。

——此联为佚名撰云南省昆明圆通山聂耳亭联。亭在圆通山顶,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而建。

晁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1. 源于姬姓。是一个以祖上名字命名的姓氏。是周景王小儿子朝的后代。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爱小儿子王子朝,于是打算将他立为太子。但是事情还没有办完的时候景帝就心脏病突发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个儿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于是他乘这个机会暗中勾结晋国的君臣作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争夺王位。这时,执政的卿士单氏和刘氏拥立了另一个王子猛作为国君,称为周悼王。王子朝发动周都部分贵族和失去官位的旧贵族的子弟起兵,赶走了悼王。这时晋国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归国复位。不久以后,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继位,称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贵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赶走了敬王,自立为王。三年以后,周敬王在晋军的帮助下复位。王子朝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的子孙后代后来并以朝为姓,称为朝氏。晁是朝的古字,因而又写做晁氏。晁与朝古代的时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 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孙后代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氏。

二 迁徙分布

晁氏的望族居住在颖川(今天的河南长葛、许昌一带)、京兆(今天的陕西长安以东)。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京兆郡:及国都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

2 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3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设置,以颖水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县一带的地区。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

【堂号】:智囊堂、学书堂:汉代晁错,为太学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人称他为智囊。景帝的时候他是御史大夫。

四 历史名人

1. 晁错:西汉颖川人,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治申尚贤名之学。文帝的时候,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他曾经向文帝建议,不要叫太子读太多的儒家经典,而应该多学一些可用于当今实际的治理国家的术数,通晓法治的学说。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拜晁错为太子家令,让他辅导太子读书。并且称他为“智囊“。景帝即位以后,升迁为御史大夫,他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削诸侯封地以尊京师的思想。他研究总结先秦以来的法家思想,称赞秦始皇由于实行法治,“财用足,民利战”,因此能够兼并六国,成为天子。他提出了一条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家路线。主张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削平藩国。他多次上书景帝,讨论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他特别指出吴王企图谋乱的阴谋。他劝景帝迅速采取措施派兵讨伐。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对诸侯国进行了一些削藩的措施。引起了吴王的恐慌。他于是一方面串通楚、赵、胶东、胶西、济南等诸侯国,准备提前举行叛乱;另一方面他又大造舆论,对晁错进行恶毒的攻击。三年正月,吴楚等七国借口要杀掉晁错而起兵叛乱,这时,原来吴王的丞相、后来打入汉中央政权的内奸、曾受过晁错打击的袁盎,乘机向景帝挑拨离间,胡说只有杀掉晁错才能平息七国之乱。景帝一时动摇,杀了晁错。这时,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先拜见景帝,景帝问他:“晁错已经死了,吴楚罢兵了吗?”邓先气愤的说:“吴王的阴谋已经计划了十几年了,杀晁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他那里会停止叛乱呢?”景帝这才醒悟过来,下定决心平反叛乱,结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反了叛乱。

2. 晁补之:字无咎。宋朝矩野人。原丰二年进士,元佑初为大学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观、黄廷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大观四年逝世,终年57岁。有部分著作传世。

晁氏祠堂对联资料:

晁(Cháo)姓源于姬姓,是周景王的后代,以祖名为氏。得姓始祖:王子朝。春秋时周景王的小儿子。当他正打算立王子朝为太子时,自己却暴病身亡。几个王子为争夺王位互相争斗。最后在晋国的干预下,王子句坐稳了王位,这就是周敬王。王子朝逃往楚国,他的子孙称为朝氏。在我国古代,晁、鼌、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朝氏又写作晁氏。

源承姬姓;

宗启子朝。

——全联典指晁姓源流。

京兆郡孙枝蕃衍;

智囊堂族势尊严。

——全联典指晁姓的郡望和堂号。

进士第景承文献;

尚书家世掌丝纶。

——上联典指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朝奉大夫晁公溯。文章雄健深沉而典雅,名重一时,著有《嵩山居士集》。下联典指北宋真宗时官工部尚书晁迥,官至太子少保,为官正直,不挟私。著有《翰林集》《耆智余书》等。他儿子晁宗悫,天圣年间官尚书知制诰。父子曾同时执掌诏诰的起草。“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风流别驾擅书好学;

昭德先生束吏爱民。

——上联典指宋·礼部郎中晁补之(1053-1110),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擅长于书画,苏轼称之为“风流别驾”。与秦观、黄廷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下联典指宋代兴元知府晁公武,束吏爱民,人称“昭德先生”。

尚书吏精撰《翰林集》;

政论家力呈《贵粟疏》

——上联典指北宋工部尚书晁迥。下联典指西汉政论家晁错。后为太子(景帝)家令,景帝时任御史大夫,深受信任,号称“智囊”,提出很多巩固中央集权的建议,有《论贵粟疏》等,议论犀利,分析深刻。

附:

文章典丽;

法律严明。

——佚名撰晁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清丰人晁说之,因文章典雅秀丽被苏推荐,官至徽猷阁待制。著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等。下联典指西汉政论家晁错。

学精太数;

世号智囊。

——佚名撰晁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后魏晁崇精于天文数术。下联典指汉晁错。

老去功名意疏转;

独骑瘦马取长途。

——此联为宋代诗人晁冲之《夜行》诗句联。

经术深治,雄文天下第一;

词锋銛利,奇才海内无双。

——佚名撰晁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状元晁补之事典。下联典指宋代京兆府司录晁说之事典。

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