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传统文化 >

惊蛰节气自然特点

| 婉玲

惊蛰节气自然特点:阴雨绵绵

惊蛰之日,其实又出现多种自然现象,惊蛰之日不仅仅是雨水增多,也是一年当中的春季开始。惊蛰前后,多发“倒春寒”的现象,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暴露在外的肢体很容易引发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捂”为主。根据民间的习俗,惊蛰前后期间,雷公会经常出门行事,常常有雷声轰隆,所以这个时期是禁止人间办婚事的。若有违者,就要受雷公处罚,婚事也会办得不顺当。所以说,即使有嫁娶好日子,很多人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办喜事。

惊蛰节气自然特点:气温回暖

惊蛰之日吃被人们从古代就深刻记住的节日,惊蛰不仅仅是气温回升的象征也是可以春耕的象征,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节气自然特点:春雷始鸣

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中国的南北方也有着比较明显的气候差异,惊蛰之日也是如此。“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的风俗:打小人

惊蛰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可谓是真正进入到了春天,人们也希望在这天能祈求到好运,让霉运走开,因此在这天就有了“打小人”的民俗。依据民间的说法,到了惊蛰时节,春雷始鸣,蛰伏中的万物被春雷声惊醒,这万物中也包含了许多不堪之物,比如“小人”。“小人”惊醒后开始活动必将给大家带来困扰和不幸的事情,故而在惊蛰当日要打“小人”避免被其所害。

惊蛰的风俗: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0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