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了春节的标志之一。今天小编整理了年夜饭南北方的风俗有什么不同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年夜饭南北方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南方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北方
民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年糕、饺子、汤圆是北方最有传统特色的美食。在南方,人们对年夜饭的菜谱的名称更加讲究吉祥如意,菜做出来必定要色香味俱全。
对于北方人来说,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些地方还会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包在饺子里面,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不断。
但是,对于南方人来说,年夜饭更加丰盛。几乎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年夜饭的菜名及寓意
幸福美满-卤水拼盘
卤水拼盘由至少四种以上的卤菜合拼而成,大有“一卤吃百味”的满足感,牛腱子肉寓意牛气冲天,猪俐寓意大吉大利,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鸡爪寓意抓财手,鸡蛋代表多子多孙,吃了来年特别旺!
前程似锦-黄姜鸡汤
除夕一桌丰盛的团年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鸡。因为寓意吉利,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前程似锦。鸡翅膀要留给小孩子吃,寓意孩子长了一双翅膀,可以飞的更高更远;鸡爪要给家里最能挣钱的人吃,寓意可以做抓一些钱回来。
节节高升-高升排骨
排骨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过年也少不了它的身影,高升排骨因为排骨烹制的'过程中,调料的比例步步递增而得名,也因此有了步步高升的好意头。
大吉大利-九香贵妃鸡
过年吃鸡寓意吉祥,因“鸡”字发音与“吉”相似,所以成为各地年夜饭必备。蒜香米酒鸡味道浓郁做法简单,吃起来鲜而不腻、皮弹肉嫩,作为年夜饭的大菜,绝对拿得出手!
招财进宝-沙律鱼籽虾球
“虾”在粤语中念“哈”,与笑哈哈的“哈”同音,做出来还会变成元宝的形状,所以吃虾在过年寓意着招财进宝、“每天都笑哈哈”!还在吃传统的水煮虾、油焖虾?这道清爽开胃的沙律鱼籽虾球,你值得拥有。
年年有鱼-鲈鱼蔬菜卷
中国人过年讲究寓意,年夜饭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鱼,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鱼和余同音,象征吉祥,有富余之意,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花开富贵-萝卜肉饼花
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等作用,春节大鱼大肉,把这道菜搬上餐桌,清新解腻,还有花开富贵的好寓意!
金玉满堂-玉米青豆炒百合
吃完满桌的大鱼大肉,来一道清新解腻的素菜,玉米代表金,百合代表玉,青豆则是翡翠,胡萝卜颜色像红宝石,四种食材搭配起来营养均衡,颜色也特别漂亮,象征财富极多、学识丰富 。
和和美美-枸杞桂花琉璃鱼
吃完大菜,当然得来点小甜品解解腻,点子王教你做晶莹剔透、绚丽缤纷的桂花枸杞琉璃鱼,祝大家新的一年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年尾除夕,无论身在多远的地方,大家基本都会赶回家,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年夜饭象征着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也代表家庭的团圆,希望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幸福圆满。
吃年夜饭的时间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每年的公历时间都不一样,是农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祭祀结束后才开始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