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冬至节气的习俗有什么

| 枝寅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那么冬至节气的习俗有什么呢?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冬至节气的习俗有什么

冬至节气的习俗有什么

1、南方的一些地区,冬季当日会吃冬至团,代表团团圆圆。每年冬至清晨的时候,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给亲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2、北方许多地区会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代表吉祥。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所以每年的冬至大家都会模仿,形成了吃饺子这个习俗。

3、山东地区在冬至的时候会喝羊汤驱寒,可以滋补身体,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中国南方地区会在冬至的时候祭祖,他们会将祖先的牌位等等放在家里客厅当中,并且摆上贡品,有些地方还会祭拜神明希望自己来年有个好收成。

5、吃年糕,杭州人在冬至的时候会吃不同风味的年糕,祈求年年长高,是一个好兆头。

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时,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介绍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在节气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

12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