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习俗装柜子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中,新娘的家人在婚礼前会将新娘的嫁妆送到男方家,这被称为“装柜子”。
装柜子通常是在婚礼前一天进行的,男方家会准备一个长方形的桌子,用来摆放嫁妆。嫁妆包括金银首饰、红棉被、床上用品、家用电器、家具等,有的家庭还会放一些压箱底的贵重物品,例如珠宝、古董等。在装柜子的时候,嫁妆必须摆放整齐,而且数量要成双数,不能是单数。
装柜子的习俗起源于古代婚姻制度,当时女方嫁妆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女子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虽然婚姻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装柜子的习俗仍然被一些家庭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习俗寓意
古代婚礼习俗寓意:
1.提亲:又称“求婚”,向女方父母提亲,表示双方意愿结为姻缘。
2.相亲:又称“看新娘”,媒人陪同男方父亲或母亲到女家去相亲,双方见面后,商定婚事。
3.纳采:俗称“定亲”,男方家正式向女方家求婚。
4.纳吉:又称“过文定”,男方家请算命先生合婚,如果婚配相合,男方家将一只大雁用锦缎包裹,并盖上丝绣喜帕,送到女方家。
5.纳征:又称“完聘”、“大聘”,男家请媒人将聘礼交给女家。
6.请期:又称“提日”、“择吉”,由男家请算命先生选定成婚吉日。
7.亲迎:婚前一日男方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到女方家去接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