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腊八节的别称有什么

腊八节的别称有什么

| 枝寅

腊八节的别称有什么

作为我国的传统习俗,最重要的就是让现代的人们感受到在寒冬腊月里的一份文明传承。但其实腊八节并不是我们自己衍生出来的节日,而是跟佛教有很大的渊源,也正是如此,腊八节也有别称,那么腊八节的别称有什么呢?让我们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的别称有什么

腊八节虽然起源于本土,但是与佛教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是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力,总得有一些本土性的变化,于是将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随着佛教更加广泛的流传,佛祖成道日慢慢与腊八节相互融合,所以在佛教当中,腊八又被称为“法宝节”。不过,腊八节固定在腊月初八,还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确定下来的,一直延续到今天。

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最著名的民俗活动就是吃“腊八粥”。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腊八粥”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扬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可见,自宋代开始,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城乡就已经很普遍了。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的由来据说和释迦牟尼修道成佛有关。据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在他决定放弃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牧女,牧女给他呈献了乳糜,他喝了之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修成正果。为了纪念此事,佛教徒就在这一天举行法会,用米和一些果物煮成粥供佛。这个粥,就被叫做“五味粥”,又名“腊八粥”。

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

吃腊八蒜和吃冰

腊八蒜,是在华北地区流行的,是一道传统小吃,将剥好的蒜瓣放到密封的罐子里,用腊八醋腌制,蒜瓣会慢慢变绿,通体碧绿如同翡翠。吃冰的习俗是在腊八前一天,人们用钢盆舀水,让它在里面结冰。等到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一年都不会肚子痛。

腊八节祭祀

腊八因为临近过年,所以祭祀就显得尤为重要,“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日祭祀的习俗早在夏代就已经存在,不过各个时期的叫法不同,直到汉朝时期才改为“蜡”,而且对祭祀的神也有要求。腊八的祭祀还与神佛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天的祭祀过后,便要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了

腊八节是传统节日吗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南北朝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佛教节日相重合,又称“佛成道节”。

关于腊日的来历,起源于远古汉族先民的一种冬日祭典。因冬季天寒,农事空闲,人们便进山打猎,以备新旧交替的年底,用猎物作“牺牲”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祈福禳灾。古文,猎与腊为同字。因此,这种祭典就称为“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顺呼为“腊月”。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月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月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隆重仪式和情景。

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但在当时腊日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和祥瑞。


6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