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柏鸿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2、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5、系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为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时期崇敬五色,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克,蕴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节那天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绳不可以弄断或者丢弃,据说佩戴五彩绳的孩子可以消灾避难,以防蛇虫伤害。

端午节习俗简介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一、赛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三、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每到端午节,都有家家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以镇宅驱邪。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称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里面可以装上各种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药,还有茶叶、荷花等等,然后佩戴于胸前,香味扑鼻,还可以防病健身。因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的香包做得越来越精致,已经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七、饮雄黄酒,杀毒避邪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也与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就纷纷往江里抛入粽子。有一位老医生,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过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条蛟龙。人们于是就把蛟龙拖到岸边,抽筋剥皮,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后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孩子们能够免受虫、蛇的伤害。

八、采百药,防御疾病

采百药,也叫“采百草”。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开始繁殖活跃起来,很容易给人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抵御疾病,康健身体,人们在端午到来之时,就开始遍寻百草,采集药材,然后将这些药材用于饮食、沐浴、熏烟,或者当作门饰,以防御各种疾病。

端午节有哪些禁忌

1、不可以吃娘家的粽子

娘家的粽子不可以吃,其实对于这个的禁忌也是因为在中国的民间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因为闺女都出嫁了,而且对于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可以回娘家过的哦。

2、不可以游泳

在中国的有些地区里,都是不会给孩子们在端午当天游泳的。

3、小孩子戴的香包不可以丢失

在中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孩子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着佩戴香包的一个习俗,而且孩子们如果佩戴了香包的话,那么在当天千万不能弄丢的,因为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小孩子的香包不见了,那么在一整年里可能都会不顺利的。

4、忌恶日恶月

因为在古代,人们都会认为五月份就是一个恶月,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了一些躲午的习俗了,如果是在周岁以内的小婴儿,都是会直接送到了外婆家去直接躲灾难的,这样也是有着可以避免到灾祸的说法的哦。

5、忌讳最多的一日

其实端午节也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了,而且端午当天很多地方都是会包上粽子丢到河里。而一些喜庆的活动或者是搬家、上任或者是动工等等这些都是不适合在这天里进行。

端午节为什么戴五彩绳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后人也称“续命缕”。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