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大家想了解百家姓的更多资料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帅姓和缑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帅姓的来源
帅姓和师姓同是一个起源。古代乐师负责掌管宫廷音乐。春秋时期,有一位乐师的后代姓师,名叫呙,他在晋国担任尚书的官事,但因晋国君主景公的名字中,有一个“师”字,即司马师。为了避开君主名字中的师字,师尚书就将自己的姓省去一横,改为“帅”,后遂有帅姓。见《广韵》、《通志。氏族略》。 当代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到省。
帅(Shuài)姓出自师姓,为春秋时师昺之后,为避讳而改姓。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追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并令天下避“师”字。晋代尚书师昺为避名讳,只好减去姓氏“师”字中的一笔,改为“帅”姓。后来,过了晋朝,帅氏的子孙有的又恢复为师姓,有的则依旧为帅姓。
派衍春秋,源承师姓;
宗开晋国,望出太原。
——全联典指帅姓的源流和郡望。
灵石县宗功久远;
本源堂祖德绵长。
——全联典指姓的郡望和堂号。隋文帝巡幸途经山西介休时,挖河开道时掘出巨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并有“大道永吉”四字,以为祥瑞,称之为灵石,并以此名置县。这块灵石如今被保存在旧城北端的天石公园内,据考察,实为一块含铁量较高的陨石。
学者谈诗扬古韵;
画家研美创新风。
——上联典指清代学者帅我。学识渊博,著有《帅子古诗选》四卷,《简斋诗文集》八卷。他的文章融会贯通秦汉唐宋各大家,深刻含蓄;他的诗直抒胸臆,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下联典指广西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帅础坚。为西方美术教育传入广西的第一人。他于1921年在桂林创办了“研美画室”,研究美术、传播西画教育,桃李满天下。在他的教育和熏陶下,至今,他的子孙四代86人中,有29人从事书画艺术和教育事业。
名利都捐,踪迹风行关右;
廉静不扰,芳名永祀江南。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帅子连。形貌奇伟,膂力超人,独住南岳三十年,传说太平兴国年间尸解成仙。下联典指宋代进士帅范,灵石人。调岢岚军政,兵民感慕。后督理江南茶税,廉静不扰,民图像祀之。
帅兵共举,万里长征留足迹;
荣辱同心,九州建设写风流。
——全联典指姓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帅荣(1911-1997),湖北省黄梅县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百团大战和数次战役。解放后,任第23兵团军37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37军政治委员、解放军60军政治委员。经常深入部队,研究解决部队建设中的新问题,为军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198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附:
兄弟双进士;
父子四名家。
——佚名撰帅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清代雍正进士帅念祖及其弟康熙进士帅光祖。下联典指清代举人、诗书画家帅我与其子仍祖(诗人)、念祖(进士、画家)、光祖(进士、文学家)父子四人皆为名家。
方伯指头善绘;
子连尸解成仙。
——佚名撰帅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清代陕西布政使帅念祖,参与修撰《一统志》,官至。善用手指醮墨作画,栩栩如生。“方伯”,谓古代诸侯中的领袖,意为一方之长,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称呼。下联典指宋代人帅子连。
春秋时被封为缑候,汉书中记载是匈奴王。现在在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利惠村全村都姓缑。在河南省偃师市有个缑氏镇(唐僧故乡)。缑耀民于2004年3月。①姓氏考略:周卿王食采之邑,以邑为氏。②孝子傅:陈留缑氏女,名玉。③魏书官氏志:渴侯氏改为缑氏。④千家姓:陈留族。 缑姓起源有二: 一、起源于西周,以封邑命氏。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偃师县)。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他的儿子朝曾纠合了一批丧失职位的旧官、百工起兵造反,争夺王位。晋国就派籍谈等率军来帮助周朝平定叛乱,曾经在缑住兵。子朝兵败后,他就带领着周朝的一些旧的宗族逃到楚国。被封在缑邑的大夫也失去了封邑。他的子孙就用原来封邑的名称“缑”作为自己的姓氏。见《通志.氏族略》 二、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渴侯氏,入中原后,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单姓缑,成为缑姓又一支。 在河南省滑县有两个村庄(东缑庄、西缑庄)全部都姓缑,这里至今依旧保持着缑姓不通婚的习俗。这里的缑姓是在明朝时期从山西移民到此,原有兄弟三人,西缑庄均为老二的后人,东缑庄均为老三的后人。甘肃天水也有个缑家庄,现有人口三千多。
缑(Gōu )姓出自姬姓,起源于西周,以封邑为氏。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偃师县)。他的子孙就用原来封邑的名称“缑”作为自己的姓氏,称缑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渴侯氏,入中原后,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汉姓缑氏。
派衍周朝,源承姬姓;
功封缑邑,望出中山。
——全联典指缑姓的源流和郡望。
玉姐扬名《孝子传》;
仙姑得道“九嶷山”。
——上联典指南北朝缑氏名人缑玉,河南人,住缑氏山。唐代《孝子传》上有她的故事。下联典指唐代长沙人缑仙姑,在衡岳修道,有灵鸟飞来为伴。每当有人来游山,灵鸟事先预报来人姓氏,往往都很准。后来,仙姑与灵鸟秋往九嶷山成仙而去。
右通政才高功显;
总兵官绩著名扬。
——全联典指明代缑姓名人、辽东总兵官缑谦,文武双全,因功擢南京右通政,颇有政声。
附:
灵雀识姓;
孝女成仙。
——佚名撰缑姓宗祠联。全联典指唐代孝女缑仙姑。
道修衡岳;
望出太原。
——李文郑撰缑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代长沙人缑仙姑。下联典指缑姓望族居太原郡。
抚父发源本一祖;
渴侯有因再列宗。
——佚名撰缑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河南省境内有座山叫缑氏山,又叫抚父堆。周王朝曾封王族于该地,在这里当了首领,这里就发展成为巷氏邑,成为缑姓的发源地。下联典指后魏代北鲜卑族复姓渴侯,改为缑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