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

| 奕玲

中国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

在很多地方,会觉得端午节一定要吃打糕等食物,因为寓意着家人能够身体健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打糕呢

在很多少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这样的习俗,很多人会在端午节选择打糕,这是他们那里特有的文化。很多人可能在网络上看到过打糕的视频,就和农村人打糍粑是一样的,口味都是比较软糯香甜。要用非常大的力气,反复捶打,在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糕就和吃粽子是一样不可缺少的。

打糕是中国朝鲜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朝鲜族有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每逢端午节,生活在吉林延边的朝鲜族人民都会制作打糕,并在其中加入艾蒿,作为庆祝这一节日的特色美食。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饭或黏黄米捶打而成的。在专门制作打糕的木槽或石槽旁,身着传统服饰的朝鲜族人用长柄木棰反复敲打熟米饭,“千锤百炼”出美味的打糕,也带动起了欢乐的节日气氛。新鲜出炉的打糕切成小方块,可以蘸上黄豆面、白糖或红小豆馅食用,也可以冷冻后裹上蛋黄入锅油炸,筋道有嚼劲、唇齿留香。

打糕不仅味道香甜,也寄托着朝鲜族人民美好的愿望。又是一年高考时,每到高考,延边的各考点门前都会出现“打糕墙”,考生家长们会把精心准备的打糕贴在学校专供的木板上,还会把孩子的名字和祝福语贴在打糕外面,希望孩子“打高分”,这一面面打糕贴成的墙,也成了夏季里独特的风景。

端午节传统食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的传统民俗节日。在这一天,民间会准备各种食物来庆祝,最广为流传的便是吃粽子。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最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粽子最初称为“角黍”,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普通的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着白软的糯米制作而成,也有掺杂各种馅料,比如肉、红枣等。在口味上,粽子也有南咸北甜之分。一般北方以甜粽为主,加红枣,蘸白糖来吃;南方粽子以咸味为主,用料丰富,还会加入各种肉。

吃鸭子

“鸭香醒脾,苦夏不苦”。在一些南方地区,流行端午节吃鸭子。据说,由于端午节时天气炎热,各种毒虫出现,尤其是蜈蚣、毒蛇、蝎子等大量繁殖。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鸭子滋补求平安。这一传统的饮食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吃梅子

端午时节,正值梅子成熟。在江浙地区,家中亲戚朋友在端午节欢聚一堂,吃过粽子后,茶歇时会品尝酸甜可口的杨梅。

酿苦瓜

在广西玉林,当地人端午节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就是酿苦瓜。由于玉林地区夏天湿热,温热忌寒冷,有说法称,苦瓜可以清热解毒,正适合端午期间食用。

常见的酿苦瓜做法是用猪肉馅、香菇、小葱或虾仁,加调味料混合苦瓜一块凉拌即可。

食“五黄”

“端阳节,食五黄”,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在端午食“五黄”的习俗,所谓“五黄”,指的是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和雄黄酒。

江南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有丰富的水产、粮食资源。每年五六月份,黄鱼、黄鳝最为肥美,人们捕捞黄鱼、黄鳝,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一起食用。

绿豆糕

绿豆一直是人们在夏日里热衷的食物,在浙江部分地区,有端午节吃绿豆糕的习俗。小小的绿豆糕在口味上也有着南北之分,一般北方的绿豆糕在制作时不加入任何油脂,入口松软;南方的绿豆糕会加入油脂,口感更为细腻。

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吃“煎堆”。制作“煎堆”需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而后煎成。关于“煎堆”还有一个“补天”的传说,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时阴雨连绵不止,民间流传这是天公穿了洞,要“补天”,也就是端午节要吃“煎堆”补天的由来。

各国端午节美食

韩国:艾草糕+樱桃茶+醍醐汤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与艾草糕、品樱桃茶、喝醍醐汤。

日本:粽子/槲叶糕+菖蒲酒

粽子在日本古代称为“茅卷”,呈圆锥形。最初是将粳米蒸熟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茅叶包裹,再如水煮熟。后来改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也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

越南:黄姜糯米饭+方形粽子

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来感谢祖先的恩惠给子孙后代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越南人认为黄姜饭里的黄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疮等功效。

2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