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妈祖诞辰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

妈祖诞辰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

| 柏鸿

妈祖诞辰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传说

妈祖诞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日升天。现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为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为妈祖升天日,予以祭祀。妈祖诞辰日

妈祖诞辰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

民俗介绍: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林默1059岁的生日。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最长的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谁也记不住了。民间一般称之为“妈祖”,供她的地方叫“天后宫”,“天后”的封号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48年)封的。佛教把她归为观音身边的童子。

从一个早逝的女子林默,到成为万人景仰的妈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的“天后”,其神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人之信仰的需求,民间信仰和国家政治的结合,中国信仰文化和西方信仰文化的不同----国家的高度统一,政治的高度统一,主流文化的高度一统,单单信仰的非一统多元化,凡人皆可成佛,万物皆可成神。

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从此后,航海的人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郑和下西洋就曾得过她的大力帮助),开始了她神化的过程。起初,其信徒只是分布在东南沿海,后来,随着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神格越来越高,传播面越来越广,由莆邑一带走向内陆,北上天津,南下南洋,西进四川,东出台湾日本,逐渐成为外出之人的保护神。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有过的。

祭祀:

海祭

海祭妈祖是指在海边奠祭妈祖。从各地现存的海祭仪式中,可以看到:面对浩浩波涛,祈福旗幡与日同升,海螺长号,颂祭文、奏祭乐、进舞芭、洒祭酒、敬鲜花、放海生,同时进行各种民俗展示。是一种民间祭礼一般在海边渔村流传,具有地域独特性、群众性、观赏性。

舟祭

是指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在出海时、归航时或遇大风大浪危急关头对妈祖女神进行全祭拜的一种形式。

家祭

是指妈祖信众在家中设妈祖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日或妈祖诞辰与升天纪念日进行焚香进供膜拜的一种方式。

妈祖传说:


妈祖,又称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天上圣母、湄洲娘妈等,居泉源水府,道教尊为“护国庇民明著妙灵照应宏仁普济天后圣母太极元君”,“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是历代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尤其是在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东南亚中有广泛的妈祖信仰,许多沿海地区均建有妈祖庙。

妈祖,尊为海上女神,又名天后圣母,天王母后。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并列入国家祀典,从宋朝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

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圣墩去屿几百里,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遍梦墩旁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圣墩。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则祷之,海寇盘亘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

据《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记载∶“於是天尊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救民疾苦,乃於甲申之岁,三月二十三日辰时,降生世间。生而通灵,长而神异,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愿与一切含灵解厄消灾,扶难拔苦,功圆果满,白日上升,土神社主奏上三天”。

太上老君看到江河湖海翻舟覆船,损人性命,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玉女降生之日为三月二十三日,救民济苦,是为天妃。

2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