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河南有哪些祭灶王爷风俗

河南有哪些祭灶王爷风俗

| 婉玲

河南有哪些祭灶王爷风俗

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河南有哪些祭灶王爷风俗吧!

河南有祭灶王爷风俗1:抱鸡浇头

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 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河南有祭灶王爷风俗2:食祭灶爷

祭灶时,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河南有祭灶王爷风俗3: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并编纂而成的《礼记•月令》中就明确记载:“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的《战国策•赵策》中也记述:“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代诗人罗隐的《送灶》诗中更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由此可见,我国民间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河南有祭灶王爷风俗4:

隆冬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可是这里“过小年”的意思和“冬至”当成小年过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

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从头起始的意思,那时候把“冬至”农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腊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准备开始过除夕的“过小年”意思。

区分与“冬至”的小年,人们普遍把腊月二十三定为“祀灶日”的。 过去农村都用砖砌大灶的,房顶上有烟囱。

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爷了。只要家里开伙仓的,大灶头家家户户少不了,贴在锅灶墙上有灶神的像,两旁都有对联的,上头还有横批一条,一般都把灶王爷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

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为天,要吃吧,就有烧和煮的,都靠大灶头,灶神显然位置显赫。 正因为灶王爷重要,大家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进行“祀灶”活动。

供品中的甜食赢得了小孩子的欢喜,准备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们嘴巴里。普遍点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经过糖啧腌的冬瓜条子,装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枣子、柿饼少不了;还用黍米粉糕枣糕等,都带黏性的。

河南有祭灶王爷风俗5:

饮食习俗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 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 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 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 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26054